close
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只要一哭,
媽媽一定趕緊讓寶貝的哭聲停止!
不是趕緊以最快的速度哄就是餵奶,換尿布!
沒有那個媽咪,有膽去違抗孩子的哭聲!
孩子哭了,似乎是天大的事.
孩子哭了一定要趕快去哄抱!
這個教條一代傳一代,彷彿成了定律!
這樣是正確的嗎?
可以研究一下哭的原因嗎?
不要只是用哄抱來解決哭的問題.
就算真的是肚子餓,也不用太心疼寶貝;
就讓它哭一會兒吧!哭是一種運動呢!
當寶貝肚子餓哭哭時,讓它同時也學會忍耐和等待!
不要只是解決生理問題,精神感官方面也可以訓練!
教養0-3歲的嬰幼兒時,
適時代入意識型態及感官訓練,
可以培養耐力,學會等待.這是最好的時間點!
讓嬰幼兒在等待的同時,也讓他知道失望是甚麼!
不要一味地滿足孩子;滿足,必須是有條件的.
讓孩子學會失望是甚麼,
對於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,反而是一種幫助!
它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E.Q;
同時,也不會讓媽咪成為孩子的奴隸!
否則,就算妳忙得半死,
也無法滿足孩子的,所有需求!
所以,聰明的媽咪,何不反向思考?
從小就訓練孩子知道,失望是孩子的終身伴侶!
一帆風順,必竟是少之又少的事.
在不順時,學會和失望和平相處,
可以這樣,E.Q自然就會高!
請記得一句話: 可以接受失望,才能迎接希望!
教養,不是單純的養育而已,也是教育與訓練喔!
全站熱搜